版主的話
您的支持是本 blog 的動力,請多多推薦.

別讓脾氣毀了您

壞脾氣只能使人獲得「一時之痛快」,而卻會給自己帶來「長久之痛苦」。
泰國的傳奇人物白龍王告誡:『人只要脾氣好,凡事就會好。』很多人來到這裡都問我︰我的事業好不好?家庭好不好?孩子好不好?姻緣好不好?我只是回答一句︰『你的脾氣好不好』?
人的一生都在學做人,學習做人是一輩子的事,沒有辦法畢業的。人生不管是士農工商,各種人等,只要學習就有進步。

金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簡單也是美不造業

簡單地做人,簡單地生活,想想也沒什麼不好。金錢、功名、出人頭地、飛黃騰達,當然是一種人生。但能在燈紅酒綠、推杯換盞、斤斤計較、欲望和誘惑之外,不依附權勢,不貪求金錢,心靜如水,無怨無爭,擁有一份簡單的生活,不也是一種很愜意的人生嗎?畢竟,你用不著挖空心思去追逐名利,用不著留意別人看你的眼神,沒有鎖鏈的心靈,快樂而自由,隨心所欲,該哭就哭,想笑就笑,雖不能活得出人頭地、風風光光、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?
活得簡單些,這就是人生的最佳內涵。
簡單不是粗糙,不是做作,而是一種真正的大徹大悟之後的昇華。

文章標籤

金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將心比心

一隻豬、一隻綿羊和一頭乳牛,被關在同一個畜欄裏。

有一次,主人捉住豬,豬大聲號叫,猛烈地抗拒。

綿羊和乳牛討厭它的號叫,惱羞成怒的指責說:「你也太誇張了吧,他常來捉我們,我們並不大呼大叫。」

金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斷掌好不好

對於看相,許多人都喜歡看相,但是,喜歡去看相或為人看相的人,即使不少,而真正懂得命理的人,卻少之又少。

在手相中,人們對於「斷掌」的看法,或對命運的看法,似乎看的太單純了。

在手相學上有所謂的「斷掌」,此斷掌其實有三種;

1.理智線橫過整個手掌的斷掌。若有此相者,代表此種人行事風格過度的理性,因此果決、剛毅、好爭辯、偏激、無情。若女人有此相者,可能掌握權利。

金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10151757_1704155956476711_5074033323230400585_n  

不要挑戰誘惑,遠離就好!

不要和誘惑較勁,而應離得越遠越好。

老街上有一鐵匠鋪,舖裡住著一位老鐵匠。由於沒有人再打製鐵器,現在他改賣鐵鍋、斧頭和拴小狗的鍊子。

金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 生死的真諦。

1 佛在經上說得好,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。一切相,當體即空,它無有自性。無自性,相即非相。
2
《心經》裡面告訴我們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。一切相當體即空,這個話很難體會,為什麼?它超出我們常識之外。
3
怎麼超越了常識之外?因為我們一天到晚都在打妄想,換句話說,從來沒有停止過胡思亂想,於是這個事實真相就很難體會,原因在此地。

文章標籤

金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沈思語錄 

  • 幸福的感覺來自潛意識,形之於外的是一種「良好」的心境!

  • 培養敏銳的「覺察心」,就不會錯失人生的沿途風景!

  • 當我們逐漸長大,心卻在不知不覺間慢慢縮小。人生的功課,就是「重拾」赤子之心!

金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善良是我們為自己留下的路標 

撒哈拉沙漠,又被稱為死亡之海進入沙漠者的命運只有一個:有去無回。直到1814年,一支考古隊第一次打破了這個死亡魔咒。 

當時,荒漠中隨處可見逝者的骸骨,隊長總讓大家停下來,選擇高地挖坑,把骸骨掩埋起來,還用樹枝或石塊為他們樹個簡易的墓碑。但是,沙漠中骸骨實在太多,掩埋工作占用了大量時間。隊員們抱怨:我們是來考古的,不是來替死人收屍的。 但隊長固執地說:每一堆白骨,都曾是我們的同行,怎能忍心讓他們陳屍荒野呢?” 

約一個星期後,考古隊在沙漠中心發現了許多古人遺跡和足以震驚世界的文物。 

金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期待愈多,傷害愈深。

佛說真正的愛就像冬天的太陽,給你溫暖,給你生命的能量,但不會主宰你,甚至讓你感覺不到真愛的存在。但是,凡夫的愛卻是最糟糕的愛,因為,愛就代表著期待。許多人以為愛會給予一些東西包括:支持、讚美、關心、禮物、責任或安全感。所以一旦進入了愛,我們都依賴別人來給這些東西,因而落得經常失望。

佛經上如是說:眾生有苦,只因有求。愛,讓人幸福,人們因愛而受苦,都是因為想求自己的幸福。只要你把對方當作幸福的來源,以為對方可以滿足你的需求,你就註定會痛苦。因為這樣等於是在求人,當你的需求依附在某個人身上,你的喜怒哀樂完全受到牽動,當然會讓你挫折失望。

再說,付出感情並不容易控制分量,得到的也不會和失去的成正比。而經營感情更難的是,當我們愛得愈深、付出愈多,就愈不容許結果和預期之間有任何誤差。於是,期待愈多,傷害愈深。

文章標籤

金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目犍連尊者傳授致富之道

佛陀在世時,帶領了一千多位的僧團弟子,弟子中有十大弟子,這十大弟子時時都追隨在佛的身邊,佛所說的教法他們都吸收在腦中,其中有位目犍連尊者,他常常代表佛陀在恆河兩岸,講經說法教化眾生。

有天他想到,那些沈迷在愛慾中的煩惱眾生,他都能用智慧口才教導度化,使他們得到快樂的人生,發揮人生愛的光輝。遺憾的是自己的哥哥,雖然富甲全印度,卻是慳貪無比,捨不得布施幫助別人。

有一天他認為因緣成熟了,就到哥哥家去,他深深了解自己兄長的個性,希望能擁有更多的財產,因此他就以佛陀的教法來告訴他,他說:「佛陀說過,一個人在人間,能有財富必定是先去種福田,才能得福果,你這輩子這麼有錢,是因為過去生中曾經造福啊!但你知道嗎?你現在有這些福,如果再不繼續去做,就比如農夫收成了,卻把種子全放在倉庫中,不再去播種,如此下去總有坐吃山空的一天啊!」

文章標籤

金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