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不回頭,誰為你救苦救難,如能轉念,何須我大慈大悲。
幾年前,參禮九華山時在殿堂前曾看到一幅楹聯:若不回頭,誰為你救苦救難。如能轉念,何須我大慈大悲。當時琢磨了很久,也想不明白回頭是什麼意思。
念佛了之後才漸漸明白,回頭不是走回頭路,而是回轉自己的念頭。法師說:不要執著自己的知見,眾生的知見往往都是錯誤的。
若不回頭,誰為你救苦救難,如能轉念,何須我大慈大悲。
幾年前,參禮九華山時在殿堂前曾看到一幅楹聯:若不回頭,誰為你救苦救難。如能轉念,何須我大慈大悲。當時琢磨了很久,也想不明白回頭是什麼意思。
念佛了之後才漸漸明白,回頭不是走回頭路,而是回轉自己的念頭。法師說:不要執著自己的知見,眾生的知見往往都是錯誤的。
不識廬山真面目,只緣身在此山中。
蘇東坡有一句名詩流傳千年,至今還很出名:『不識廬山真面目,只緣身在此山中。』
淺白的語句講出了一個含義深刻的人生哲理。為什麼無法看到廬山的真實面目呢?因為自己身在廬山之中,視野被眼前的樹林巒峰所限,看到的只是廬山的局部。看山所見如此,對待事物也會如此,對於一個相同的事件,每個人的反應不同,看法評價也不一致。這詩給人們提示了一個哲理: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,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,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都難免會有一定的片面性;只有跳出自我的小圈子,以旁觀者的身份冷靜觀察,才能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。
T.45集後可以在下列網站看 :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Yilq0LRTtVA
BUDDHA - Phim ĐỨC PHẬT (T.45)【佛陀】中文 720p
佛陀涅槃前的教化
天地萬物,有生就是無常之相,無論怎樣逃不了這個定律。所愛的必定有散失的時候,會合必有別離的時候,人間心物所合的身體,既是無常的,就不能如人們所想的自由。肉體的生命不能永久長存。
假如有惡人前來傷害,當自攝心,不要起瞋恨的念頭;更要護口,不要說惡毒的語言。要知道放縱瞋恚的心,就能妨礙修道,破諸善法,壞好名聞,失去一切功德之寶。忍的美德,持戒和苦行都不能及。能夠行忍的人,才是有力大人!假若不能用歡喜之心,忍受惡罵之毒,如飲甘露,就不能稱做有道的智慧之人。
不要有驕慢的心,不要有諂曲的心,不要有欺誑的心,不要有慳吝的心,心宜端正,以質直為本。
人是否有命運的安排?
當然有。所謂命運的安排就是因果報應,你曾造了善因你就有善報,命運就好;你過去曾經造了惡因,這一生就招來惡果。古人講,「一飲一啄,莫非前定」,那能算的就能算出來,看八字、看面相都能看出來,你有什麼命運。了凡先生就遇到孔先生算命,算得很準。但是光是算命不能解決問題,聖人教我們要改造命運。佛法講的究竟圓滿,佛法不是宿命論,告訴我們命自我作,福自己求,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。
命運由什麼決定的?由你現在的念頭決定,你現在的念頭是善的,將來命運就會是善,現在念頭邪惡,將來命運肯定不好,正所謂「禍福無門,惟人自召,善惡之報,如影隨形」。所以你遇到的命運不好,不要怨天尤人,都是你自己的問題,自作自受。你真正學佛明白道理了,要發心改造命運,能不能改?決定能改。了凡先生十幾年把命運全改了,俞淨意公三年把命運全改了。在理論上講,命運是你一念就能改過來,你現在真的徹底改過自新,念念都是善,沒有自私自利,能夠為眾生犧牲奉獻,你以後的命運全改了,你是聖賢佛菩薩出世。全在你一念之間,就看你肯不肯改,不肯改你就做凡夫,迷惑顛倒、造業受報、輪迴六道、苦不堪言;一念覺悟了,作佛作菩薩,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永享安樂,一生成佛。
(转自学佛网:http://big5.xuefo.net/nr/article30/301707.html)
一碗白米飯—感動千萬人的故事!看過的再看一遍。
二十年前某日黃昏,有一名看似大學生的男孩徘徊在臺北街頭的一家自助餐店前,等到吃飯的客人大致都離開了,他才面帶羞澀地走進店裡。
「請給我一碗白飯,謝謝!」男孩低著頭說。
店內剛創業的年輕老闆夫妻,見他沒有選菜,一陣納悶,卻也沒有多問,立刻就盛了滿滿一碗的白飯遞給他。
做人處事的十大智慧
一、糊塗的智慧:
表面上似乎什麼都不知道,其實內心裡比誰都清楚。
糊塗的人一般訥於言而敏於行,不是不會說,防禍從口出。閒聊80%的話都是廢話。即便這樣,不知不覺中,加進了感情色彩,說者無心,聽者有意,禍從此始。有些人斷章取義,把一些危言聳聽的話到處傳,讓你百口莫辯。不如不去說,那樣別人就不知你的深淺,也就不敢對你輕舉妄動,糊塗訥於言的智慧由此可見了。
男人的心聲
男人年輕時,選老婆或選女友,第一都是看身材和臉蛋,人品性格和脾氣通通不管;到了中年時,才會發現:原來,女人的美,不在外表,而在具有包容心和好脾氣的個性,尤其是會撒嬌的女人,一旦撒嬌撒到男人的「死穴」,也就是打中了男人心坎裡的弱點,這時,就算她要男人去死,男人也會帶著微笑和滿足的表情從容就義。
全天下的女人們沒想太多,男人其實是很好搞定的。